脑卒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它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类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更为常见。脑卒中是我国排名第一的死亡原因及导致成人残疾的第一大疾病。因此,了解脑卒中的先兆和急救知识,对于及时救治、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脑卒中的先兆
脑卒中来的很突然,可能前一秒还在说笑,下一秒就完全失去运动和语言功能了。但其发生前通常会伴有一些预警征兆,如果能及时识别到并给予正确的处理,就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带来的危害。哪些表现说明发生中风了呢?我们可以牢记这份“120”口诀:
1:看1张脸,面部一侧突然下垂或麻木,让患者微笑时会发现嘴角不对称,就是我们所说的面瘫
2:查2侧手臂,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无力或麻木,一侧的手臂或者腿部无法抬起或运动
0:0(聆)听话语,说话含糊不清,或忽然听不懂别人讲话
一旦发现身边有上述症状,尤其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应立即拨打120或第一时间送到距离最近的、有卒中救治通道的医院。
脑卒中的预防
1.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房颤动等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定期体检,积极控制这些疾病。
2.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3.饮食调整: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的重大健康威胁,但通过早期识别和预防,可以有效降低其危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检查身体状况,掌握急救和康复知识,是每位中老年人守护健康的重要措施。希望大家重视身体的每一个小变化,及早采取行动,远离脑卒中的威胁。